友吧运动

楼主: 南靖小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华安土楼全国业余马拉松赛即将公开报名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12-4 18:04:4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20#
发表于 2014-12-4 17:03:4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19#
发表于 2014-12-4 16:05:27 | 只看该作者
福州过去怎么坐车?
18#
发表于 2014-12-4 14:08:44 | 只看该作者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安集团),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特种产品科研生产和技术中心、性能测试中心、文献资料藏储中心,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军工旅游示范点。按照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业化重组要求,于2011年6月由原华安和建华两家中国兵器专业骨干企业重组而成。现有2个园区,东区(原建华公司)位于驰名中外的丹顶鹤故乡、嫩江之滨——齐齐哈尔市,西区(原华安公司)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余脉金长城遗址脚下。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指华安集团西区。 [详细]
.
17#
发表于 2014-12-4 14:03:05 | 只看该作者
老高就出生在华安厂
16#
发表于 2014-12-4 13:38:0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04:53 | 只看该作者
漳州小吃:漳州手抓面

      福建小吃。手抓面,是以面粉裹着油榨豆干,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进食时还必须在面份上抹上芥辣、甜酱、蒜葺醋、沙茶酱油,或花生酱辣酱等多种调味酱料, 而这些酱料可根据个人爱好选调,混在一起以手抓着吃,香、甜、酸、辣,冰凉、滑润,从吃法到口味确是别具风味。 手抓面是芗城的独有食谱之一。虽然它很少在殿堂宴席上出现,但由于口味独特、顺随意,所以在城乡颇为风行,很受群众喜爱。
   手抓面,漳州话又叫做"豆干面份"。这种道地的小吃,真是用手抓着吃的。如果嫌不卫生,你当然也可以使用筷子(叉子也行),只是不够"地方风味"罢了。
   和卤面一样,手抓面也要用碱面。在沸水锅里氽熟后捞出,分别团成直径大概为15厘米的薄面饼。取这样一片面饼放在手上,先后涂抹上甜酱、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蒜蓉酱和芥末酱,再放上一条油炸豆腐干,然后把面饼包卷起来,蘸杂醋酱吃。
   看到这么多种酱,眼花了吧?花生酱、辣椒酱和芥末酱都比较平常,但甜酱、沙茶酱和蒜蓉酱还是介 绍一下:甜酱是用淀粉加水和红糖边煮边搅做成的;蒜蓉酱是蒜泥加白糖和白醋调拌成的;而用花生仁、白芝麻、干扁鱼、干虾米、椰丝、葱、蒜、芥末、香菜子、 辣椒等多种原料磨碎加油盐熬煮,就可以制成金黄香辣的沙茶酱。
   面卷里有这样多的酱,拿在手上当然会滴滴嗒嗒地漏一路,所以不仅要吃得快,而且还得当心你的衣服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01:34 | 只看该作者
珍山乌龙茶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01:27 | 只看该作者
华安乌皮豆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3:01:18 | 只看该作者
漳州小吃:
漳州润饼

    每到清明时节,漳州一带的人有吃“润饼”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漳州一带的“润饼”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漳州的“润饼”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漳州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漳州独有的,厦门、泉州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北方的春饼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
漳州豆花

    冰清玉洁的豆花下还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汉朝时淮南王刘安将母亲最爱的黄豆磨成浆,待冷却凝固成软冻块状之后献给卧病在床的母亲食用,后更加上医生开立药方中的石膏,才成为今天的豆花。时至今日,豆花中放入已在骨头汤里煮熟晾凉的粉丝,再配上大肠、笋干等各种佐料,咸辣清香,爽华利口,单是豆花白玉的光泽和粉丝的透亮,就让你垂涎三尺却又不忍下 口。此外还有另一种吃法:豆花中加入冰糖水,成为甜豆花,加以冰镇,丝丝顺滑,口口冰霜,滋养心田,实属夏日避暑之珍品。
       豆浆煮沸后,稍凉,加入一定浓度的卤水或石膏水,迅速搅匀,见浆汁有絮状物生成时即用一板状物如笼屉隔,薄木板,竹筛等压榨,将所有生成的絮状物压成一整 块。数分钟后,锅内豆浆即凝结分层,上层为清澈微黄的液体,下层为洁白的块状凝结物。此凝结物较为松散,内部多孔洞,用筷子夹时易断裂,这就是豆花。食时 佐以农家自制的特色辣酱,开胃爽口,今人食指大动。 将豆花用纱布包好,上压重物,榨出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更加密实成型,拿取时不易碎裂,就成了豆腐了。其实豆腐脑、豆花和豆腐,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用 “凝固剂”点的功夫上的差别。
    点嫩一点就是豆腐脑。
    点老一点就是豆花。
    豆花压去多余的水就是成块的豆腐。
    但是豆腐脑一压就一塌糊涂。
    过去,卖豆花的人,挑着豆花担,走街串巷,不用吆喝,用一只手的手指分别夹着瓷碗、瓷匙,用摇 晃碰撞时发出的声音而招引顾客。卖时,一手拿一把铜勺,将浮在块状豆花的表面的水份捞起泼掉,然后将豆花轻轻捞一勺倒在碗里,尔后,再打上一匙煮熟泡在热 锅里的笋丝、瘦猪肉、目鱼或香菇丝、豆粉丝组成的佐料,覆盖在豆花上面,顾客吃时,自行搅拌。喜吃胡椒的人,还可撒上一点胡椒粉。这样的一碗小食,色、 香、味,都颇为奇特,百吃不厌。豆花可清热解暑,尤受老弱病残和孩童的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友吧运动 ( 浙ICP备12042088号-1 )

GMT+8, 2024-6-26 18:11 , Processed in 0.04409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7-2018 friends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