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越来越火热,跑者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跑步研究也越来越专业。 相信大多数跑者已经了解到心率是最能直观反馈出生理状态的指标之一,跑快了心跳快,跑慢点心跳也会缓下来。 那么,心跳的快慢如何测定?跳快、跳慢有何区别?
根据现代田径训练理论,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心率共分为以下五个区间:
区间1: 在运动之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进行热身,让机体逐渐适应,从而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另外,这个区间,也适用于健身后的放松运动,心率过低会使身体需要更长的时间发热,过高则强度太大。 区间2: 在这个区域内,身体主要是通过燃烧脂肪的方式为运动供能。如果我们进行跑步锻炼的目的是有效减少脂肪或者控制体脂率,那么就将心率控制在这一区间,并且尽可能地保证稳定的训练时间。 区间3: 在该区间的跑步训练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训练,可以提高锻炼者的心脏容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肺活量,提高最大吸氧量,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 区间4: 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训练强度从有氧转为无氧,乳酸堆积量增加。在这个区间中,可通过短暂的间歇训练以达到提高肌肉力量、提升基础代谢能力等效果。 区间5: 在比赛中,当运动者为了取得更好成绩而必须百分之百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时,运动心率会接近甚至超过最大心率。但若你不是专业运动员,我们不建议采取此区间的运动强度,应该将训练心率控制在90%最大心率以下。
那么,要怎么了解这些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体能信号呢? 很简单,使用心率表! 无论运动的最终目标是赢得比赛还是保持身体健康,心率表都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训练装备之一。跑者可以通过佩戴E1-hr这样具有心率功能GPS智能运动手表来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测,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通过蓝牙连接宜准跑步APP,在APP里设置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跑者在跑步过程中,一旦心率低于下限或者高于上限,手表会通过震动来提醒你调整速度,重回“正轨”。
通过心率表,跑者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实时心率,从而进一步将训练强度数据化,精确化,而不仅仅从累不累、喘不喘来判断,避免经验不足的跑者对身体感觉判断的误差,让业余选手也可以提高训练的精度和效率。
根据心率的训练,是更安心、更有效、更健康的训练方法。 根据运动的目的(增加肌肉?提高耐力?燃烧脂肪?),来按照相应强度的心率区间来训练,才能取得高效的训练效果。
同样的配速,对每个人的负荷都不同,根据心率来训练,可以可视化地控制运动的负荷。 即便是同一个人,同样的线路,同样的速度,心率也会随着当天的身体状态和环境(温度,湿度,风向,日晒等)而变化,如果仅仅为了守住速度,而实际上有可能已经超速了,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荷,达不到训练效果。 换个角度,也能更直观地看到自己训练的进步:同样强度下心率的下降,同样心率下强度的提高。
当然,对那些出于特定目的去跑步的人而言,了解这几个不同的心率区间及其对应的运动效果,通过心率监测功能,在过程中始终把强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中,指导自己的科学训练,提高每次跑步的训练效率。
|